|
2楼
楼主 |
发表于 2005-6-7 23:11:00
|
只看该作者
认识同性恋
0 e I0 H" [* E0 z* P一、什么是“同性恋”?
) x: t; T/ T# D5 r4 a' J名词概念
( Z, g& L0 `! |" t名词同性恋(homo***uality)是由一名德国医生Benkert于1869年创造的(Plummer,1984)。这个词描述的是,对异性人士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自己同性别的人所吸引(Benkert,1869,引用于Bullough,1976,第637页)。, V8 v2 ^0 T& T" @
3 R' U d n& y+ l* F8 R. ^
今天,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被认为是不同类型的“性指向”。
% R. k* Z4 b, M2 B+ t% q6 l1 B2 R* J' d
同性恋(homo***uality)是“对自身性别成员基本的或绝对的吸引”(Herek,1989;1994)。
8 P2 N, I) R! M& L- I k: \性指向(***ual orientation):持久地被某一性别成员在**、情感或幻想上的吸引。
) u4 Y/ Z* W# A6 m$ r8 E; ]性吸引(***ual attraction)是个体间在**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 m1 ]7 ~- e. M+ w* t
性唤起(***ual arouse) :外界刺激或内心幻想引发性生理反应的过程。
( x: u: |4 x1 D3 f" X易性症(trans***uals):又称性别转换症。是指感受到生理性别 与心理性别的矛盾或不一致,深信自己是与其生理性别相反的另一性别的成员。
2 T: f) f7 A, j; `: b同性性行为包括:. }3 N- Y4 k. z6 J/ t) m
男男性接触(man ***ed with man,MSM)9 f& ?0 i3 i4 N. }9 N% t; Z
女女性接触(woman ***ed with woman,WSW)
. Y: z; Q3 Y2 Y( f& K% ~
; d% y+ w7 V$ I. n- `二、有多少人属于“同性恋”?+ t1 W+ a3 K1 i) |+ [: O; C
国内外各家学派看法不一,多数学者认为至少占2-4%。1 v. T* v- |7 e8 [0 z8 B
1948年,金赛等的调查发现,美国4%的男性和2-3%的女性终生都是同性恋者。" }; i+ y7 V+ M
据刘达临1992年对中国大陆2.3万例性文明调查,大学生和城镇已婚夫妇中承认有过同性性行为的占2.54%,照此推算,中国同性恋人口有3000万左右;李银河在《同性恋亚文化》中则估计有3600-4800万。
" ~! W+ \. y) T5 e张北川:男同1780万,女同1000万。
( I" w% P1 q: ?0 ^5 R6 X6 s5 p6 m1 k6 F* j
Kinsey性欲谱:8 Q3 A: z7 M2 Y: q& `
0型:绝对异性恋* U; U9 `0 P2 \" p' K1 Q8 |
1型:异性恋为主,偶有同性恋行为' {( u; w) K, n0 M/ R5 G& a
2型:异性恋为主,常有同性恋行为+ H' v& J9 S9 y
3型:异性恋和同性恋行为均等$ B! [" I6 Z$ k+ `
4型:同性恋为主,常有异性恋行为
) j4 M$ K9 f* U8 e0 g5型:同性恋为主,偶有异性恋行为) n4 E6 a* M2 K$ A; m+ v. F
6型:绝对同性恋6 n3 U) c6 @! g5 n
其中,1、2为“境遇性同性恋”,3、4为“双性恋”,5 z) h& b) r3 N& P0 I' z
5、6为“专一型同性恋”
2 e5 H. F# r# i8 a1 w1 N' d( e* k% f1 W' B2 i8 n. Z9 w
同**者与人口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确认,在不同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中,对同性性活动严厉打击或是相当宽容,都不会显著改变同**者占总人口的比例,而且其比例较为恒定,约为2%-5%。. Y4 F: u& J$ l$ k
社会学界多中心调查提示,我国男同/双**者约占性成熟期人口的3%-4%,同/双**者总人口估测约3600-4800万人。连同其直系亲属,同**问题约与1.24亿-1.65亿人口直接相关。
% w( l. [) W9 e1 c% O* g0 m8 g, R, v5 @8 d8 _8 K" h
三、 “同性恋”的成因2 k3 {7 K0 `2 j! N
至今原因不明。几类学说:5 H8 F9 q# |. _" S8 s3 I p
1、遗传的学说* H& t# _, d9 o9 G! V
2、后天学说:心理发展、性别角色认同等' v! c {' W9 s. F2 Y1 x# ~
3、遗传、后天发育、社会文化综合作用" r, [7 [; c% B$ b- b
! o3 D" t& R r其中的心理学说:
1 N* ~! g0 r5 H, S: D% _# rThompson认为,同性恋对异性存在恐惧心理,害怕承担成人的责任。同性恋是企图从现实中逃脱的一种表现。* v" q0 |* L& d9 g3 b- t
Lado认为男同性恋可以见于以下5种情况:
# [& v5 i# t# s) V$ i+ P2 t# c( U1 E+ S1、得不到女性+ p6 [2 y9 |( W; e z, p& k
2、偶发性的同性恋
3 f. T) P3 i* h/ {; D) B$ B; v5 V3、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表现之一
9 A" g, G% J. k; R7 D* S8 H4、好奇的结果 _2 e( {$ Q, T, m/ [5 L
5、代偿性的同性恋:害怕异性。
P2 _2 N) }/ a- B" j: J5 z& `0 N: L* [/ j) ]4 p7 r/ r+ J8 w. ^1 Q
精神动力学的观点$ v# t, T; B" j* O& v0 K+ \
1、男性的阉割焦虑、与母亲乱伦的压抑
5 b$ I. ~" Y; [2 r2、儿童期受母亲的控制、占有导致憎恨
# N$ L1 s$ {7 D6 l, q- L3、自恋、自我理想化的外向投射
& m* Z$ b; F# K* W1 v$ J5 H4、认同于自己的母亲,停滞在母婴共生阶段2 y* n4 i1 I) g- S
+ \2 z9 T* p" R/ y8 L- S! J4 d我认为,他们对同性的“爱”有以下几种情况:: v# C+ ?. F* }: m
1、从同性那里寻找父亲般的慈爱,究其幼年是缺乏父爱的;特别是“恋老”者。/ i1 d/ [4 ~3 R- ?6 H
2、对女性的恐惧,其幼年是缺乏母爱的,母爱的缺乏、母亲的严厉使他从小就对来自女性的爱失去了信心;
- V+ v. C" J* W& e3 Q; v! b( x3、与同性的竞争,如其幼年的父亲是严厉的、权威的,对孩子批评过凶,造成孩子在向父亲认同方面出现障碍,他一方面希望自己能象父亲一样强大(向竞争者认同),另一方面又希望能有一个象父亲一样的强者来保护自己。他认为:性是占有、是蹂躏,只有通过性才能获得“权力欲”的满足,才能控制别人,才能体现自我的强大;离开同**关系,自己就没有机会战胜同性、控制同性,显现自己的强大、克服自卑心理。& \7 w+ {& ]- l0 j6 _
或许还有更多其它类型的“爱”,但总之,正是这些“爱”决定了他们的性指向。
' G6 F/ i6 x. P4 f( i; `( W! I5 W. K2 |1 u" g* P
我希望,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愿与更多的同**者进行深入的交谈,以便发现更多类型的“爱”的内容和方式。& K) F1 ? t' A7 v) t% g" s y
. H: O5 ^* P2 k0 [
四、对“同性恋”认识的历史演变9 Q: y9 H5 V/ C) Y/ o
对同性恋的界定大致分三个阶段:
" y$ J# \0 M: b4 [+ y. X(1)有罪论,同性恋是道德上的恶;1 V% F# }) A3 t E
(2)变态论,同性恋是心理反常、性变态;2 o8 o0 K r1 e
(3)正常论:除性取向不同外,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一样正常,犹如左撇子异于右撇子。有论者认为中国民众对同性恋的认识目前正处于从“有罪”到“变态”的转变过程;也有人认为中国大陆对同性恋的认识还处在西方国家60年代的水平。
% D3 g4 g! Y5 a3 Z, o3 Q. k6 i+ x# j: z+ f
五、“同性恋”是正常人的行为方式吗?
6 }; ^' K" @) C' B K( p6 a% T) G V1、少数即为病态?
4 D- g0 G2 }. O6 e( h+ T' L2、同**者的性行为与人类繁衍的生殖目的相违背,故为病态?
7 b3 ?" `& V ~8 q7 j* z3、同**者的性心理、性行为模式不“标准”?
2 Y6 Z& g3 t2 w8 E; ? ^4、同**者的心理活动的其它方面可能存在异常?1 {5 X g! b1 x4 p" z7 l' t
5、同**者是违反道德的疾病行为?
% w5 Y+ s0 @: e2 Y, |% n8 {6、对同**进行疾病诊断是“中国特色”?
9 H7 |$ a; I6 `# @$ a5 ^$ Y6 i5 E$ C2 g) d, S) e% a0 f
六、“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 t2 J- U x+ H0 S; g1、同性恋者,除了性指向与异性恋者不同外,其它方面,如,记忆、智能、道德感等,没有显著性差异。
% t& h% W: i; v0 a2、自我接纳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是仍会因不被社会接纳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0 i0 ]0 d4 ]: _3 a* b, q6 j# m
3、自我不接纳者,会出现焦虑、抑郁,乃至自杀行为。
4 J: G- X. X8 j资料:资料:青少年同**者自杀率明显高于同龄异**者。我国三次大样本调查发现,男男性接触者中9%-13%的人因此有过未遂的自杀行为,相当高比例的人有过强烈自杀念头。自然人群自杀成功率22.2/10万,28.7万人/年,自杀未遂是成功者的6倍,200万人/年 。
S+ }- t; w% ^! {1 H5 _" E9 N
4 h; b3 Z* {( a2 @+ Z) Z七、“同性恋”去病理化的问题
& ?- m) t4 W- A% z- s! Q( \中国精神与行为障碍诊断分类标准第三版(CCMD-3)对同性恋的定义:4 ^/ I9 i! \" \4 I" P; @0 a
62.31 同性恋
5 \ |1 e1 u% V (1)符合性指向障碍的定义; H: J8 u$ _) b) {
(2)在正常生活条件下,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对同性成员就持续表现出**倾向,包括思想、情感,及**行为;& b! m9 [- _8 ? D% x6 `3 p0 ^: G
(3)对异性虽然可以有正常的性行为,但**倾向明显减弱或缺乏,因此难以建立和维持与异性成员的家庭关系。+ t1 h1 Z) O' a" _
1 t* G4 s+ A' g2001年4月,中华精神科学会通过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不再笼统地把同性恋认定为“精神障碍”(或称“心理变态”、“性变态”),仅在个体对自身性取向的认同或适应不良时才认定为精神障碍。
* O- _; R" a+ h/ ~' Y! z “同性恋的性活动不一定是心理异常的表现,只有由于同性的性行为导致了心理矛盾、焦虑,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的,才被认为是性心理障碍。”8 G: m. i" P$ Z7 X2 W. a1 U4 x
1978年在同性恋权力运动的压力下,美国精神病学会在1983年召开全国性大会,以58%票赞成,38%票反对,4%弃权通过决议,把同性恋从异常行为中删除,成为“非变态的性行为方式”,因此,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和第四版(DSM-III、SM-IV)均无同性恋这一精神病学分类。
, O9 B0 _% Z' `" R# `
7 w4 h. ? X( C7 ^
% l s& K& z7 ?--------; l! x3 Z3 \' H$ }4 q
更多的资料:《朋友通信》7 m4 W. ^# X3 w( F0 w
项目负责人: 张北川 潘绥铭 丛 中& j; e) u# S" L4 X9 y. a; T0 o
主办单位: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性健康中心
. e d$ _) F/ B3 F( Y( P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
- B Z5 Q# d I5 K协办单位: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7 O# ~6 ]# ]6 M网站:http://friend.qdeol.com.cn+ w* d8 S1 h0 ~ H% A/ G
通讯地址:中国青岛市黄台路12号青岛大学医学院附院性健康中心 张北川 5 u' ?' T: w7 Q
邮政编码:266012 咨询热线:0532-2710247
1 Z7 Z0 U8 R" CEmail: beichuanzh@163.com W7 S, `7 d% I
! N! S$ i9 z; G9 I8 i { i# @- v0 u2 P% R5 B
同性恋是指对同性的人具有**吸引力并持续表现**倾向,它可伴有或不伴有性行为,同时对异性的人毫无**倾向,也可仍有减弱的**倾向或正常的性行为。同性恋者有异性性行为的情况谓之双性。4 Y+ T/ M3 j; q w4 A! ^
$ U& C! X) k) {! l$ N% t 2. 由于同性性行为和性取向跟异性性行为和性取向并非总是互相排斥,二者可以在强度、频率、持续等方面有不同的组合。但真正的两性等价取向,即对同性和异性同样地喜欢,同样地容易被激发性感和性欲者则较为罕见。: w5 \9 l4 Z" s7 S! O6 V& e&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