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黄昕 2 n) D, l4 e9 e3 [' X
浙江在线10月23日讯 作为杭州的一个都市新区,余杭在接受主城辐射的同时,越来越多地主动承担起杭州城市的功能。 2011年末,余杭酝酿启动未来科技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乔司国际商贸城、临平新城、杭州北部新城、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五城一基地”建设。 一年半以后的今天,“五城一基地”建设在余杭已经进入“共识+共建”的合力阶段了。 今年上半年,“五城一基地”完成规模工业产值24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分别占到全区总量的35.6%和40.2%,区域发展的龙头正在抬起,余杭发展的新格局正在打开。 : Q! w5 u/ G# \3 \5 H. z
产城融合构筑余杭发展“新版图” 从主城区抬眼望,自东向西,乔司国际商贸城、临平新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北部新城、未来科技城紧紧依托着主城,形成层级不同、功能各异、互动发展的多纬产业平台体系。 余杭与主城的接轨,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双向的融合。从区位和产业的角度,余杭好似国画的留白,为杭州全篇留以回味与韵意,同时“五城一基地”重点集聚区块的建设,托载余杭从接轨主城进入全面融合发展的新局面,也使得杭州成为有别于其他大都市发展模式的新案例。 在这一点上,对于家住良渚街道的邱国强来说,有比较深的体会:“以前,我们一家三口要看电影,不是到拱墅区的运河广场,就是到西湖区的西城广场,虽然距离都不算太远,但想想看,余杭人看个电影要跨区,是不是有点好笑。后来,古墩路贯通了,眼见良渚越来越兴旺繁荣了,上两个月,西田城开张了,看个电影抬抬脚就到了。” 今年6月开业的西田城购物中心,是杭州城北目前唯一一个大型Shopping Mall,不但是良渚本地区块的人爱逛,主城城北片的居民也常常光顾。 全面的融合,不仅仅是指公共服务、吸纳就业、发挥人口聚集功能,更深层次来说,是一种城市气质的交融。“五城一基地”六大产业平台的孕育成熟,大幅度承接了主城区功能、产业、要素的外溢,成为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高地,民生福祉的动力源。其中的临平新城、杭州北部新城、未来科技城三大重点区域建设,正在按照杭州城东副中心、城北副中心、城西副中心的定位要求,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现代化新城建设。 此外,未来科技城也正在加快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医疗、教育等配套环境,扎实推进浙医一院余杭院区项目,积极推进学军中学分校、英国阿平汉公学等项目的对接。
% E" V7 X/ `! y' s 创新集约打造余杭经济“升级版” 在当下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越来越多汇聚国际顶尖人才的创业团队来到余杭,实现创业梦想。 是什么吸引着各路英才来到余杭实践他们的创新梦想? “五城一基地”六大产业平台的建设成熟以及政策、配套与环境的无缝衔接,或许能给出最好的答案。“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不仅有原生态的江南美景,充裕的民间资本,开放的融资环境,还集聚着阿里巴巴、恒生科技等一大批优秀企业,是我们梦想中创业的地方。”在谈及今后发展时,许多来余杭创业的高层次人才这样表示。 以未来科技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为代表的三大高地,正在成为余杭托举创新梦想的“三驾马车”。 未来科技城围绕“人才+资本+名企”的发展策略,科技新城、人才特区、创新高地初具雏形。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立足国家级,紧盯千亿产业群,致力打造高新企业城,目前,已形成了以健康产业、绿色产业、装备制造业、通信电子业、纺织服装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定位于“世界级新型装备制造业拓展区”,是余杭先进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引领区及实践区。 在重点平台集聚发展的同时,余杭还在“集约”两个字上做文章。 继2012年启动工业园区提升改造之后,今年3月,余杭又出台了《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全面实施科技创新“523”计划——区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到2015年,在环主城周边带建设科技创新园50个,总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引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3000家。
( I. u) p& O7 ^( X1 ?3 V'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