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恩:从灰坪到太真洞的翻山之旅
从灰坪到太真洞的翻山之旅星期六,在衢江区灰坪乡的杜家田村玩了一天。探了白塔洞之险,转了附近的几座小山,在冰凉的溪流里泡了脚,赏了山野风光。傍晚时我们披着夕阳逐渐变浓的霓光外套,从杜家田村游荡到田里村,在田里村向山民详细寻问了从灰坪乡的灰坪村翻越到太真乡的太真洞的具体线路,第二天清晨五点半,我独自沿着芝溪与溪岸的杨柳结伴共沐朝霞之绚烂。山野幽静,溪流的声音和鸟啼虫鸣不停地从心灵上漫过,我像水草一样在山野流动的静谧里舒展着那些盘旋与心的扭曲和紧张,亦或又是河里的小鱼或一枚小石子,在清净和安静里浸润着、灵动着、放松着。山野之静,是一种流动的感觉,水声在流动,风声在流动,虫声在流动,鸟声在流动,一切都是有着清澈的回响,喧嚣和嘈杂便被山野流动的幽静所淹没。安静如涛,轻轻拍打着疲惫和沾染红尘的身体,那一刻,意识也安静得如屋外流淌的溪流。于是,心灵泊上了安静的岸。星期日,我们四人决定放弃坐中巴车去太真洞,而是选择了从灰坪村翻山到山那边的太真洞。一路上,我们边走边玩边采野油麻和糯米菜,采了整整的四大袋。看野毛栗的青涩初长,看野山楂的青果累累,看猕猴桃的青藤蔓蔓,看翠竹的青姿婆娑,看葛藤的青网挂树,看芒杆的青丝飘飘……惬意无限。我喜欢那种被山野之林和被山野之林染绿的鸟儿虫儿的声音所包围的感觉,那样的时刻,我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我只是自然的一物,无尊无卑无富无贱无乐无忧无欲无求,有的只有顺其自然的自由而生。这一路我们总共走了四个多小时,没有疲劳,只有快乐。不想写太多。很多东西,不需诉说,只需感受。
一、山野风光
山里人家的院子。上面吊瓜搭起一片翠绿的天,下面萱草花开的正旺。
河边芭蕉花的身后,正结出一串串的芭蕉果。
吊瓜。
石壁天险。
溪流里泡下脚。
惭愧,那双最黑的脚是我的。
二、白塔洞
从杜家田往西的一个半山腰里,有一个凉风习习的山洞,洞内呈喀斯特地貌特征,内有三个形如白塔的石柱,这便是白塔洞。
洞内尚未开发,入洞口有部分人工的凿就的石阶。洞内很暗,我们用手机的电筒照明,仅敢走进二十来米,见到了传说中的石塔三个及荷花台一座。据说此洞深不见底,没有人真正走到“底”过。
洞口不大,仅一人多宽。但洞口凉风奇大,有人形容之有“五级台风”。站在洞口,一身臭汗,瞬间止住。
白塔上的蘑菇石造型。
白塔。
又有一拨人走了进来。洞内太暗,洞内的照片大都照成这样的一片糊。
从洞内往外往望洞口。一柱光线射了进来。
三、五节芒
一直以来,把山上这种长得像“芦苇”的东西,称之为芦苇。直到这次,有人告诉我,这不是芦苇,芦苇一般是长在水边的,而长在山坡上的这个像芦苇的东东,衢州人称之为“芒杆”。后来,百度了一下,才知道这像“芦苇”东西,真正的学名叫“五节芒”,别名芒草、寒芒。
记得曾在很多文章类似这要的描述过,啊,芦苇开满了山坡……唉呀,想想,真得要让内行的人看笑话啊。芒杆,芒杆,五节芒啊。
四、翻山的路
上山的路,竹子撑起了一把遮天的绿伞,阳光无机可趁啊,走在这样的山路里,真是凉快啊。
在山顶,看层峦叠嶂。
小毛粟。
青青的野山楂。
糯米菜长满了山谷。
玩高兴了,再玩下倒立。
野葛藤帽、野百合和野人。
五、太真洞
太真洞。相对于人工雕琢痕迹较少的白塔洞,更喜欢那接近自然的白塔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