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大学排行榜潜规则需要三管齐下
<p> 天津大学校长龚克3月19日在一次访谈活动中透露,曾有一家排行榜制作机构找上门来索要赞助,遭到天津大学拒绝。南开大学新闻发言人吴志成也证实,曾接到不少排名机构的来电及传真,明示或暗示提供“赞助”可以换取排位上升,学校一概回绝。</p><br /><p> 自几年前有中介机构学习外国同行的做法,在中国也搞起大学排行榜以来,社会上就出现了关于排名机构向大学收取咨询费、赞助费等可疑费用的猜测和议论。眼见某些个高校在各方面都乏善可陈,在有关排行榜上的排名却一直十分靠前,或者在同一个排行榜上,某高校去年还“屈居”第30名,今年一下子就跃进到第15名,人们无法不对排名机构与被排名的某些大学之间的关系产生怀疑。只是怀疑归怀疑,外人谁也没有掌握两者进行“钱名交易”的确凿证据。现在好了,天津、南开两所大学公开证明了“钱名交易”潜规则的存在,人们的怀疑落到了实处,接下来,就该认真研究如何遏制“钱名交易”的问题了。</p><br />
<p> 目前,社会上主要有两种遏制“钱名交易”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既然“钱名交易”一般由组织大学排名的中介机构发起(某些大学即便乐于参与交易,也属于配合性质,处于次要地位),那么,将所有的大学排行榜活动一律取消,就可以达到“釜底抽薪”的目的。另一种意见认为,既然大学排行榜活动由民间中介机构发起,而且社会上也存在广泛的需求,官方对此就不应当进行干预,而不妨让他们充分竞争,在竞争中逐渐整合、完善,最终去伪存真、优胜劣汰。</p><br />
<p> 上述两种意见其实都有走极端之嫌。一方面,中介机构与大学之间的“钱名交易”属于典型的腐败行为,这类腐败行为在中介机构中并非个别———中国社会科学院廉政研究协调领导小组前不久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我国商业贿赂、官员寻租等腐败链条中,中介组织的影子越来越多,其参与和引发的腐败呈愈演愈烈之势。如果因为一些大学排名活动存在“钱名交易”,就要一举将其取消勿论,那么,是不是所有中介机构组织的活动,一旦涉嫌腐败都要一律取消呢?另一方面,近几年官方对各类大学排行榜活动都没有干预,但事实证明,竞争并没有产生净化市场的作用,排行榜的科学性、规范性并没有明显进步,可见一味撒手不管、放任自流也是不可取的。</p><br />
<p> 无论从受教育者和社会对高校教育信息的需要看,还是就高校自身的改革和发展而言,大学排行榜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和成长的空间。为规范、引导大学排行榜步入健康的正轨,最大限度地遏制大学排名活动的“钱名交易”潜规则,需要从信息服务、行业规范、监督管理三个环节三管齐下。</p><br />
<p>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学要加强教育信息公开与教育信息服务。一些大学排行榜水平低下、公信力差却仍然大有市场,主要就在于教育信息不公开,客观上“刺激”了社会对教育信息的需要。为此,教育信息公开不但能缩减“钱名交易”潜规则的空间,也能促使排名机构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p><br />
<p> 其次,应当制定大学排行榜行业规范,对排名机构的资质,排行榜制作、发布的渠道以及相关商业行为进行严格规范,通过加强和完善“行规”促进行业自律,改变目前排行榜标准不一、各自为政、让人无所适从的混乱局面。</p><br />
<p> 再次,要加强舆论监督和法律监督。此次媒体报道天津、南开两所大学拒绝排行榜潜规则的新闻,就是对大学排名活动进行舆论监督的一种方式,尽管未能直接点名揭露,毕竟也迈出了难得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必须从法律上明确,大学排名活动中的“钱名交易”行为属于学术欺诈和商业欺诈的范畴,必须以反欺诈、反商业贿赂的名义,通过司法手段对此严加惩处(参见熊丙奇《怎样遏制大学排行榜的潜规则》)。</p><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