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年轻人 两百名浙大学子眼里的新农村
中新浙江网2月18日电 80多年前,一位穿着长袍,揣着《平民千字课》的学者晏阳初,从法国的大道行至中国的阡陌,来到河北定县从事农民教育工作,了解农民,服务农村,成为与爱因斯坦齐名的世界十名影响力最大的人物。“走出象牙塔,跨进泥巴墙。”这句老先生当年的口号,在近一个世纪后,依旧在这个时代被记忆和传承。这一次,又有一群年轻人走进了村庄。
2007年7月初,浙江大学成立了“农村居民生活品质与新农村建设暑期社会实践联盟”。这个由10支队伍、近200名学生组成的联盟,分别到我市20多个不同地区,走访千余户村民,发放问卷1200多份,最终完成一对一访谈的有效问卷1029份,并完成了杭州地区农村居民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和政治五大方面生活品质的总体考评。
数字是坚硬的,但大学生们用自己的眼睛在记录着新农村建设的细节,求索农民生活品质的点滴。一个瓜农的梦想,一位母亲的叹息,一名村官的感慨……当新农村建设敲开了中国千万个乡村的沉寂之门,并号召着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毕业生到农村寻找舞台时,每一双眼睛都有自己的“新农村”,每一种生活都有自己的品质追求。
“大学生看农民生活品质,是一个新的尝试。"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黄祖辉教授在点评时这样说道,“这是一种新的视角,虽然它是一组偏主观的评价体系,但是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从对农民生活品质的评价和农民自身的感受为切入点,来推动新农村建设,这无论对理论还是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我们翻开这些未来新农村建设者感性的调研记录时,或许能从这些个体的观感和体会中,为新农村建设未来的建设之路发现一点启示。
农村教育的滞后
不在于观念落后而在于经济落后
记录人:人文学院宋陈宇等
村民李宝(化名),五十岁左右的年纪了,依然坚持种了十几亩西瓜。厚实的肩膀,挑得起100多斤的重担,却无力承载自己的梦想。西瓜一年能给他带来8000多元收入,全部用在一个上大学的女儿和一个上初中的儿子的身上,但每年的学费就得一万多,家里其他的生活开销只能向亲戚朋友借钱。
在这样窘迫的条件下,我依然清除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也能像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一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俺孩子能上到哪,我就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
调研感悟:
人们在形容农村的教育状况时,总是用“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等短语一言概之,这就模糊了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甚至误导读者进入“边远地区人们不重视教育”这一误区。
经过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动: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的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新农村建设还得抓住“教育是基础,经济是关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本地农民和外地民工相处融洽
对新农村建设必是一件重要的助推器
记录人:浙大人文学院冯益华顾辰
萧山围垦地区人口密度不算很大,广阔的农田需要有不少人力来种植收割,所以在围垦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这就造成了围垦地区人口流动较为频繁,许多农户表明当地治安状况差就和这种情况有关。
然而不少外来务工人员给当地农户的印象就是小偷小摸,还会买东西不付钱,所以在我们调查的农户中有的从来不雇当地的外来务工人员,无论是长期工还是短期工都一样;有的则是在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才会雇短期工。
调研感悟:
浙江是个农民工聚集的地方,萧山更是每村都有农民工参与村里的各方面的建设。本地农民对外地民工相处融洽对新农村建设必是一件重要的助推器,反之也将是个巨大的阻碍。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很多本地农民对外地民工相当不满,外地民工由于经济方面与本地人的差距,对村庄的整洁和公共设施等的利用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生活习惯与本地人的差异更是会引起双方之间的摩擦。新农村需要和谐,因此,处理好外地打工群体与本地居民的关系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双方都需要通过努力来达到彼此的和谐相处。(作者:王力)
页:
[1]